2月27日,美国等国家宣布对俄罗斯投放金融“炸弹”,将俄罗斯部分银行踢出swift系统。随后,日本也宣布加入对俄罗斯惩罚的行列。至此,G7全部同意将俄罗斯部分银行踢出swift。

SWIFT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服务业的支柱。需要说明的是,SWIFT本身仅仅是一个安全的电文交换系统,是一个信息沟通平台,而非是一个金融支付体系,并不会参与其会员所进行的金融交易。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银行的推特”(Twitter for banks)、“银行的社交媒体”,因为其本身并不会直接转移资金,而仅仅是为资金转移提供信息。

以人民币跨境清算为例,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在境内代理银行开立清算账户(即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当跨境资金通过代理行模式清算时,境外参加银行首先通过 SWIFT 系统将资金收付信息传递至境内代理银行,境内代理银行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支付系统或行内清算系统代理境外参加银行办理资金汇划,境内代理银行借贷记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完成与境外参加银行之间的资金结算。
一个国家的银行被踢出SWIFT,可以类比于某自然人在社交媒体中被删号,将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伊朗被从SWIFT系统剔除之后,其银行与之彻底脱钩,使得伊朗的石油出口从2012年每日250万桶锐减到2014年每日100万桶的水准,最终导致其丧失了超过半数的石油出口收入和30%的对外贸易收入。

就俄罗斯而言,该国在SWIFT所拥有的会员数仅次于美国,多达300多家;半数以上的俄罗斯银行均为其成员。俄罗斯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所进行的外汇交易规模约为460亿美元,其中80%以上是以美元交易的。若与之彻底脱钩,俄罗斯无法通过SWIFT系统为进口产品支付价款,也无法通过这一系统收取其出口产品(如石油、天然气、钢铁、农产品等)的价款,对其国际贸易将产生重大影响;俄国境内的外资企业,也无法将其利润汇回母国。
此次针对俄罗斯中央银行等机构的制裁,将极大限制其规模居全球第四的6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使用。这将阻止俄罗斯以其外汇储备支持其本国货币卢布,从而还可能引发卢布贬值、通货膨胀和资本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