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同东盟地区经济合作和人文交往的加速发展,不断完善中的泛北部湾地区合作路线图实施路径日渐清晰。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15日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中国和泛北部湾国家的多位官员和专家学者相继发声,为泛北部湾合作路线图建言添“料”。
“深化和提升泛北合作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迫切要求,也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题中之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指出,中国政府愿进一步推动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为进一步深化泛北合作带来了广阔前景和发展契机。
2014年1月,泛北部湾合作高官会讨论通过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战略框架)》,标志着泛北合作正式成中国—东盟10+1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泛北经济合作向务实推进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对此,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表示,下一阶段,泛北部湾合作各方将以泛北合作经济路线图制订的港口物流和金融领域为优先内容,规划和加快实施一批港口物流航区、航线,临港加工基地、渔业基地建设等领域的合作项目,促使合作早见成效。
路线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推动加快实施一批海上互联互通项目。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就此建议,中国和东盟各国应就交通运输领域合作方向和合作机制展开具体规划,以提升海运便利化水平,并鼓励双方海运行业协会和其他企业展开沟通,推进建设“一站式”通关作业模式。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副主任杜鹰亦强调,泛北各方应在公路、航道、陆水联运建设、空中航线建设和跨境光缆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打造一条“信息丝绸之路”。
金融领域合作的实施路径也越来越清晰。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认为,各方应充分整合金融资源,加强金融交流合作,以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为主线,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多种途径,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建立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相适应的开放型现代金融体系。
“亚发行支持泛北经济合作路线图,进一步指导相关项目落实”,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局长小西步表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就是要建立一个经济活跃的次区域地区,其最终目标是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经济合作,并且扩大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泛北合作中,人文外交领域交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杜鹰建议,泛北合作各方在未来扩大相互间留学规模和人才培训规模,通过互设文化中心,引导和动员民间力量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
“泛北合作在中国与东盟关系中有着特别意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指出,目前参与泛北合作的国家中有一些国家同中国在南海仍存在未解争议,扩大合作将为进一步解决争议提供条件,在区域外交方面意义重大。
对此,杜鹰也强调说,“南海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区域,要坚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南海存在的争议和分歧,维护双方关系和海上大局”。杜鹰指出,双方应结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行动和制订南海行为准则,共同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
“泛北合作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曲星表示,共建海上丝路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规划,将为泛北合作提供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