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上台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1个月前,还这样说的于峰,自从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曝光以来的这几天,再也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近日,美国政府通过了奥巴马的一项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方案。其中一项规定,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新经济刺激方案的资金支持,必须使用美国生产的钢铁产品。
这意味着,美国将是进入2009年后继土耳其、印度和欧盟、俄罗斯后第五个对钢铁贸易采取保护性措施的经济实体。
众多像于峰一样的钢材外贸企业正在成为出口形势转变阵痛的最终承受者。这些企业个体命运,将受到来自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动的冲击。
利润压缩 外贸之难
这几天,在广东从事钢材贸易的于峰一直在关注奥巴马的新方案。
他说,“如果现在美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对我们这么一个小企业来说又是一次不小的打击。”电话那头,于峰的口气有点儿焦急。
“如果出口美国都更加困难的话,我们已经再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他说,年前欧洲要加两成以上的关税,企业肯定无法承受,已经停止了对欧洲市场的报价。
但对于放弃欧美市场后要转向何地,他表示:“出口到韩国等亚洲市场也同样困难,现在亚洲各国的钢价甚至还低于我国出口的钢价。出不去的钢材只能转内销了。”
一直面临出口阴影的广东佛山一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伟长长叹了一口气,回想起短短几月间,企业已缩减了至少三四成的出口业务量,这些变化已使得该公司的出口利润大大缩减。“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的虚涨,使国内外价差继续缩小,出口价差由之前的每吨三四百元逐渐缩小为零,几乎都赚不到钱了。”
随着国外出口市场的持续萎缩,众多贸易商亏损严重。
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但是王伟依然无法真正放下心来:“大家都预测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恐怕很难在上半年形成规模,各项基础设施投资最早也要到下半年才能形成较好的钢材需求,估计要再倒掉一批企业。”
外贸企业普遍认为出口环境对他们已经非常不利,其实很好理解。天相分析师王招华对本报记者分析,因为国内产品供大于求的状况已经存在较长时间,由于之前国际市场需求仍十分旺盛,中国可以通过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缓解国内过剩压力。但国际经济发展转入萧条后,中国钢铁产品的直接和间接出口需求都受到压制,今后的经营压力很大。
出口严峻 保护风行
中国联合钢铁网首席分析师周国成告诉本报记者,本次奥巴马新经济刺激方案中最重要的一项投资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公路、铁路、桥梁、机场、水坝和住房等一系列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可以直接拉动美国国内钢材、工程机械的需求,而美国在中国出口钢材的国家分布中位居第二,占据7.6%的份额。这对于我国钢材出口市场来说,可能会形成间接的冲击。
在著名钢铁市场专家马忠普看来,面对当前经济危机,美国的这种做法,忽视了这次危机的全球性,极有可能引发贸易保护的恶性循环,使受金融危机拖累的钢材贸易形势进一步恶化。“这项政策很不得人心,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反对,出台的可能性并不大。”马忠普说。
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奥巴马经济新政直接加剧双边经贸争端的作用并不大,但会间接引发中美钢铁业的争端。他认为,经济刺激计划中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耗用大量钢材,占据全球出口重要份额的中国钢铁行业必然会与美国本土钢铁企业激烈争夺美国基建市场。美国本土钢铁则视这次新政为自救良机,“美国国内厂商势必会动用包括贸易保护在内的一切手段阻止中国等其他国家企业分肥。”梅新育说。
事实上,由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景气而导致的贸易保护和摩擦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基本规律。据统计,在去年四季度即有欧美、印度等多个地区对我国的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业内认为,在2009年全球钢铁需求并没有实质性回暖的局面下,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还将继续困扰我国的钢材出口。
虽然在2月1日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期间,各国领导人几乎一股脑将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批评指向美国,但结果却往往因为一些国家政府屈服于国内经济现实的压力转而实行直接和间接的贸易保护。
国内出口商反映,目前国内钢材在国际市场受到关税、反倾销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竞争力正逐渐削弱。业内普遍认为,今年一季度钢铁企业出口订单下降是既成事实。
艰难应对 自我救赎
在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企业已闻风而动,提前寻求规避对策。
“我们要把没有做完的单子提前做完。”于峰说。自从传出奥巴马鼓励“只买美国货”的消息后,各大贸易商已经准备停止对美国地区报价,预计未来对该地出口数量可能还将进一步萎缩;“现在大家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争取抢时间差提前向保税区多出点货。”